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  »  大陆剧  »  我的前半生 » 【第09集】在线播放
亲!如【资源播放】-无法观看-或-非高清-请点击其它资源播放
例如:【无尽】无法播放可点击【闪电】
  罗子君(马伊琍 饰)和陈俊生(雷佳音 饰)结婚后一直待在家中做着全职太太的工作,在俊生的呵护和照顾下,她得以远离职场中的尔虞我诈,对生活的艰难和不易知之甚少。然而,让罗子君没有想到的是,一直十分顾家的俊生,竟然因为一个叫凌玲(吴越 饰)的女人跟自己离婚了,手无寸铁身无铠甲的罗子君一下子被推倒了生存这一战场的最前线。  唐晶(袁泉 饰)是罗子君的朋友,并且是一个作风非常强硬的职场女魔头。看不惯罗子君的软弱和迟疑,她将自己的男友贺涵(靳东 饰)派往了好友身边,帮助她走出困境。实际上,唐晶和贺涵之间的感情亦面临着重重考验,有着诸多的问题。在贺涵的鼓励和推动下,罗子君终于下定了决定,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更多

最近更新

更新至第07集
更新至第08集
更新至第13集
更新至第15集
更新至第38集
第7集
第11集
更新至第10集
第12集
更多

热门推荐

已完结
第36集
已完结
完结
已完结
已完结
已完结
已完结
第30集完结
已完结
森林的精灵
2024-08-05 03:05:16
看了黄子华演的《非常公民》才去弄来这本书和他洋师傅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

很喜欢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先生。“他笑的时候,眼睛在老光镜片后面眯成一道线,一只手慢慢捋着雪白而稀疏的胡子”。

溥仪的毛笔字真的很漂亮呃。用自来水笔写的就一般般了。以前听老师说,毛笔字练好了,钢笔字自然就好看了,为什么溥仪的毛笔字这样好,钢笔字怎么就毛毛的?

P67溥仪画的漫画挺有趣的,第一次见皇帝画的漫画呃~

婉容从照片上看,确实比淑妃、玉玲、李玉琴好看,电视上演的似乎溥仪最爱的就是谭玉玲了。谭玉玲的照片背面有溥仪亲笔写的“我的最亲爱的玉玲”,一直带在溥仪身边的皮夹内。

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在张园、静园,他都不得自由,一心想复辟清室大业,最后却沦为儿执政的满洲国康德皇帝,纸牌上的皇帝。

改造时,有段非常打动我,唰唰的就泪涌了。

『由蔬菜又谈到从前吃糠咽菜的生活,刘大娘顺手拉开屋角的一只翁盖,让我们看看里面的大米。这时儿子不禁笑起来,说:“大米有什么可看的?”她立即反驳到:“现在没什么可看的,可是你在康德那年头看见过几回?”

刘大娘的这句话,沉重地打在我的心上。

我刚走进这家人的房门时,还担心着是不是会有人问起我的姓名,而现在,我觉得如果在跨出这个房门之前再不说出自己的姓名,那简直是不可饶恕的欺骗。

我站立起来,向着刘大娘低头说:

“您说的那个康德,就是伪满的汉奸皇帝溥仪,就是我。我向您请罪。……”

……

她怎样发落?痛骂吧?痛苦吧?或者走出去,把邻居们都叫来,把过去的死难者的家属都找来,共同地发泄一番怒气吧?……

不。她叹息了一声。这是把凝结起来的空气和我的心脏融化开来的叹息:

“事情都过去了,不用再说了吧!”她擦擦眼泪,“只要你们肯学好,听毛主席的话,做个正经人就行了!”

原来我们是默默地垂泪,听了这句话,都放声哭出来了。』

除了后期生活照,溥仪都是很瘦的,瘦长瘦长的,有点营养不良似的,他生活在那个年代,很不幸很无奈,要独自去承担一切,内心肯定很痛苦很艰辛。
雨后彩虹
2024-07-31 21:47:52
狠纳闷为什么全本到作者亡去的四十多年后才迟迟面世。

仔细看完了全书后也没发现有什么政治隐讳,但愿再过若干年能有本“超全本”面世。


顺治皇帝的出家偈中有一句话:“朕本西方一衲僧,奈何生入帝王家。”说得作为九五之尊的无奈之处。以前爱玩一个叫做《皇帝》的游戏,在游戏中模拟皇帝,然而不看秘籍的前提下很难有个好结果。作为皇帝最不爽的几点是:

1.未成年而登基。这样就会有摄政的大臣和专权的外戚之类,康熙皇帝是个例子;
2.母后长寿。这个更麻烦,不是说我教唆不孝,只是自己的意志往往被太后左右十分不爽,光绪皇帝是个例子;
3.老婆太强悍。这点无须多说,唐高宗拥有无敌的老婆武则天是个例子;
4.兵权别人管。做国家领导人管不住军队,天天担惊受怕的,有个嘚儿意思啊。汉献帝等被权臣要挟的是例子;
5.即位的时候面临的是前朝留下的烂摊子。宋钦宗、崇祯等是例子。

溥仪很不幸,以上几乎全占了。

在宫里的生活不仅养成了他变态的心理和性格,严格的皇家礼仪也摧残了他的身体。

做皇帝也是有代价的,幼时是和一群太监天天一块,想不变态都难。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如果约束你只能在宫内而不能出去的话,只不过是生活在一个大点的监狱里而已。溥仪稍微长大点了却连自己奶妈都留不住。再后来遇见革命和复辟,在兵荒马乱中被人轮流当傀儡玩。再后来当皇帝的代价甚至大到了出卖祖宗的国土和给日本人当孙子。

如果这样还有人愿意当这个皇帝的话,真是无药可救了。

又想起了电影《女王》里的情节,女王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上帝制定的君主,这和溥仪一样,封建君主总是用“神授论”来恐吓子民顺便安慰自己。但是当子民们揭竿而起的时候,这种妄想只能用来自慰了,然后在虚幻的快感中等待暴风骤雨的到来。

溥仪不幸也幸,若是改朝换代的不是时候,恐怕他难以活命。好在作为末代皇帝,他遇到的是一个宽容的政府。
无边的草原
2024-07-31 04:19:51
随便翻书,清逊宣统帝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最近国内出版了一个“全本”,厚厚的大开本,比我少年时看过的那本气派许多。虽然是“全本”,但写作于一个特殊年代的基本内容并无改变,依旧是虔诚的忏悔谢罪与对新社会的推崇膜拜,最大的变化或许是增加了不少照片。
其中有一张照片很有趣,上面是胡适的一张名片。胡适工整地写着“今日因有课,不能进宫,请恕罪”,原因是当时已经逊位的溥仪听说了他的大名,想请他入宫一晤。虽然溥仪不过是少年逊帝,胡适又身为新文化运动旗手,但一句“请恕罪”已表现出胡适的恭谨。后来,胡适和溥仪见了一面,他的感想更加有趣。胡适对溥仪的英国教师庄士敦说:“我真是非常激动,因为我竟然能在代表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伟大帝王传统的最后一位面前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即便是喝洋墨水、讲白话的适之先生,面对哪怕一个小而前的皇帝,也仍然不仅心潮起伏,诚惶诚恐。
溥仪的书里还提到了好些人物和他交往的掌故。像一代枭雄张作霖,见到溥仪当即下跪,规规矩矩地磕了一个头,说:“皇上好。”
由这些故事,联想起的一个话题就是所谓帝王之气。从照片上看,溥仪这方面的气质并不太出色,倒是他的皇叔、郡王载涛,俨然有气宇轩昂的皇族气派。其实,最能看出一个皇帝是否有气质的时候不在春风得意,而在于落魄潦倒。普通人亦然:有人吃穿住行无不华贵豪奢,但就是显得不搭;有人简朴随意,却自有一番卓然气象。
说两个落难帝王之气的例子。明英宗率军亲征,在土木堡被瓦剌骑兵击溃,五十万人死伤枕藉,混乱不堪。在侍卫零落、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英宗显示出他的“天子本色”,镇静地下了马,在高处面南盘膝而坐,等待不可知的命运。一个瓦剌士兵想来抢他身上的盔甲,英宗拒绝,那士兵正要动手,被人拦住,因为其他人觉得“此人非同凡人。”后来见到瓦剌诸王,他依旧泰然自若,全无被俘的沮丧,更不曾乞怜。瓦剌首领也先也被慑服,不仅叩拜,请英宗吃饭自己也要陪座在侧。英宗是个失败的昏君,但这股不坠的王气教人佩服。
另一位南明永历帝,被缅甸人出卖,落入吴三桂手中。永历帝面南而坐,吴三桂进来时态度本来倨傲,只是作揖,但永历帝一开口,吴三桂就“噤不敢对”,随后更跪地“不能起”。永历帝只是简略的几句责问,就令吴三桂要靠别人搀扶才能起身,色如死灰,汗流浃背。后来,吴三桂可以下令杀永历帝,但不敢再去见他。
永历帝说他不在乎生死,只想回到北京,最后看看明皇陵。吴三桂本来答应了,但他麾下将士看见永历帝,有人私下议论“此真英主也”,吴害怕夜长梦多,就地将永历帝杀害。永历帝本是藩王,半生颠沛流离,却能保有这份天子的魅力,实在了不起。
关于帝王之气的讨论,现在也有。比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被嘲讽为“像个女佣”。当她那位名声本来不大好的王储登基后,恐怕还有更难听的说法吧。
鮃胷这亊吥怪硪
2024-07-24 13:42:25
我一直在想,溥仪到底有没有说真话。
这本书带有很强的传奇色彩,所以还是很吸引人的。但不得不说,溥仪的那些口号,那些批判,有着强烈的XX色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是处在某种压力之下,或者,带有自保的心理。
看溥仪这个人,本事没多少,但是非常善于权术,很懂得察颜观色。在跟清末遗老、日本人、苏联人到后来的共产党的周旋过程中,这个人往往是不露声色、不轻易表态,说得难听点,还蛮会见风使舵的。既然在做日本人的傀儡时他能够效忠日本,甚至参拜日本的神,那他何尝不会在共产党一统天下的时候,写个这样的书来积极表示自己的立场呢?
他的一生,还蛮悲惨的,虽然身为末代皇帝,但是一辈子都生活在禁锢之中,一辈子都在坐牢。紫禁城已经是个很大的牢房了,高墙厚瓦;然后他有十年处在日本人的监禁当中,看他的描写,真是生不如死。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进来的时候选择煤山自尽,我想他真是有气节的人;五年的苏联,十年的共产党,溥仪已经从一个青年慢慢走向了老年。他的自由在什么地方?
溥仪最大的可悲,倒不是他身为末代皇帝,或者头号大汉奸,而是他是一个不懂爱,也没有人爱的人。谁爱他呢?他的母亲早亡,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才“正式”见面。父亲对他的感情是敬畏第一,爱,只能排第二位;至于那些做大臣的,他们要辅佐他、讨好他,还有顾忌其自身的地位,那么,谁会想到在这个孩子成长的时候,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溥仪残暴的性格也不是与生俱来。令我疑惑的是,他的父亲一出场,溥仪就用讽刺的口吻来写,我不明白为什么他始终对他的父亲怀有敌视的态度。
十年的改造,是不是真能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和想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他想起他的爱新觉罗,重返故宫的时候,该是个什么样的心情,难道他真的心甘情愿接受新政府的领导?重返故宫那段,我很期待得去看,但是并没什么蛛丝马迹,他几乎是一笔带过,也看不出什么复杂的情绪。不过这段文字倒是写得感人至深:

令我惊异的是,我临离开故宫时的那副陈旧、衰败的景象不见了。到处都油缮得焕然一新,连门帘、窗帘以及床慢、褥垫、桌围等等都是新的。打听了之后才知道,这都是故宫的自设工厂仿照原样重新织造的。故宫的玉器、瓷器、字画等等古文物,历经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以及包括我在内的监守自盗,残剩下来的是很少了,但是,我在这里发现了不少解放后又经博物院买回来或是收藏家献出来的东西。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经我和溥杰盗运出去的,现在又买回来了。
在御花园里,我看到那些在阳光下嬉戏的孩子,在茶座上品茗的老人。我嗅到了古柏喷放出来的青春的香气,感到了这里的阳光也比从前明亮了。我相信故宫也获得了新生。
不知道爱新觉罗的后人如何看待这本书,但无论如何,一个帝王能如此详细写作自己一生的故事,是一件千古难得的事。而溥仪,无论如何也是一个真人古董。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